在黑龙江黑土地保护周之际,我院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研究院会同省农科院土壤研究中心、阿城区农业农村局的专家和技术员,到阿城区舍利街道1000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验田,进行现场土壤取样和调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我院农机工程分院韩振生老师带队。
在现场,我院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研究院和省农科院土壤研究中心的专家对实验田进行多区域、多层次的取样,用于回去测量其通过保护性耕作后的土壤性状变化。通过采土观察实验田可耕作的黑土层可达到一米以上远超于传统耕作黑土层深度,这体现了几年来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的丰硕成果。现场,韩振生老师与舍利村种粮大户就保护性耕作特色农机装备等方面进行了技术交流,技术人员还对舍利村农业装备改进提出了实用性的建议。
保护性耕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以免耕播种和秸秆残茬处理为主要内容,具有保持水土、提高耕地质量、节本增效的效果,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耕地持续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我国高度重视保护性耕作发展,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这对加快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自2021年,中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研究院暨黑龙江省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正式落户我院以来,农机工程分院始终坚持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遏制黑土地退化、恢复提升耕地地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端牢中国饭碗,守住大国粮仓”这项长久事业贡献着力量。